今年4月,人社部等三部門正式向社會公布了13個新職業,其中就包含農業經理人。農業獵頭據了解,這一新職業的主要工作任務包括搜集和分析農產品供求、客戶需求數據等信息;指導生產、服務人員執行作業標準等。
“農業經理人”又被稱為“農業CEO”、“家庭農場主”、“農業經紀人”等,是指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濟合作組織中,從事農業生產組織、設備作業、技術支持、產品加工與銷售等管理服務的人員。
目前農業經理人從業人員預估超過286萬人,遍布在全國各地的鄉鎮和村組。近日,人社部在《新職業——農業經理人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下稱《報告》)中指出,未來五年我國對農業經理人(即農業CEO)的需求總量將達到150萬左右,該群體年均收入超8萬元,且增長趨勢明顯,農業經理人“將成為農業生產領域中難以替代的職業群體”。
農業經理人在為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謀求最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以工資或紅利的形式獲取勞動報酬,對個人而言,農業經理人是晉升為企業管理層的新渠道,是個人成長、職業發展的新發力點。
農業經理人是農業規模化經營的核心人員,在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率先成為高素質農民。未來進一步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園藝作物標準化生產,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也更加迫切。
來自四川的張紹發的成功事跡被人社部樹立為成功農業經理人的典型案例。他將自己創建的蔬菜專業合作社發展成為集合有機蔬菜定制生產、直銷配送、體驗觀光、親子教育、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農場。該合作社現目前已經成為一個高品質的田園旅游品牌,他本人也被評為成都市十佳農業經理人榮譽。
華中師范大學職業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沈娟認為,農業經理人以先進經營理念和科學技術,運營各種生產要素和資源,在農業各個領域中活躍,是促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