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獵頭專業顧問談及線上與線下做單不同,線上也需要做出更多的判斷,“先和HR細致溝通,再尋訪推薦人才”——這是線下的模式,而線上是“先推薦人才,再根據HR的反饋進行調整篩選”,因為前期缺乏詳細信息,需要你根據關鍵點做出判斷,并快速做出改變。
但不變的是獵頭素質能力要求,“線下能成單的,到線上也是可以”。只是在轉變的過程中,思維模式和做單習慣有些變化,“但這始終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還是獵頭的核心能力,這塊線上線下都通用。”李勁夫強調。
獵頭創業的從0到1
李勁夫對“互聯網+獵頭”的趨勢非常看好,認為“線上做單”是獵頭行業發展的重大演變。傳統的線下獵頭偏資源導向型,需要強的人脈關系網,既能BD企業,又能搞掂候選人,對資源積累要求較高。
而線上獵頭平臺的出現和發展,這套生意邏輯發生了變化:平臺幫你去BD企業,即使你沒有企業資源,照樣不愁沒單,這個變化是巨大的,信息不對稱的壁壘瞬間被擊穿,客情關系也被瓦解,所有的獵企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不僅如此,傳統線下獵企還需承擔回款的風險,催款勞神費力,資金周轉不順也是常常遇到的情況,而線上做單幾乎無此煩憂,傭金平臺付,風險轉接給平臺,中小獵企甩掉這沉重的包袱后,掃平了快速生長的又一障礙。
“線上平臺尤其適合初創的獵頭公司,還有渴求轉型IT互聯網的獵企。”李勁夫建議。初創公司底子薄,缺資源,線上提供了相對豐富的職位,可以很好幫助獵企完成從0到1的實現。
經濟下滑波及很多傳統企業,之前在某些行業做得很好的獵企也面臨轉型,IT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吸引他們進入,他們的轉型和初創獵頭公司情況有點類似,也適合到線上平臺來。
冷靜來看,即便線上獵頭做單是未來大趨勢,也要看到目前線上平臺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給它們時間打磨和完善整套商業模型,況且B2B生意前期增長速度慢,基礎投入大,行業門檻高,要沉淀一段時間才有機會成長為獨角獸,不過一旦形成規模,勢能將非常可觀。
HR獵頭CP的愛恨情仇
和程序員與產品經理CP、設計師與老板CP、廣告人和甲方CP類似,HR和獵頭每天也都在上演各種愛恨情仇的故事。
你吐槽我“反饋不及時,信息太模糊”,我吐槽你“推薦質量差,行業不了解”,然后在心里互斥對方“不專業”。
雖然網絡段子嬉鬧多于客觀,難免夸張,但也側面反映了關系的局部緊張,這對雙方都是雙輸的結果,非常不利于雙方的合作。
HR和獵頭的默契協作對于招聘質量和速度的影響非常關鍵,“曾經我們為一家企業找了20個多研發人員。”李勁夫回憶道,“對方HR非常配合,也很專業,反饋及時,需求精準。我們合作起來很愉悅,效果也很顯著。”
也有反例,有時候推進不利在于企業,“我們推薦了一個年薪幾十萬的資深工程師到某家企業面試,到了公司后,一上來就讓候選人填寫一堆的表格,體驗非常糟糕。”李勁夫舉例子說,“這樣結果是很不理想的。”
獵頭和HR的關系修煉是一門重要功課,早日建起友誼的小船,合作才不會說翻就翻。
上海獵頭專業顧問認為“基本功扎實,善于復盤,勤于調整,每日精進”,這是優秀線上獵頭的核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