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信息時代變化更是日新月異,做為職場的中年人深深感到無形的壓力與危機感。如果從年齡段來分析,廣州獵頭認為中年職場人的危機更多來源這么幾點:
1、心身耗竭綜合癥:最早是有美國紐約的心里分析學家赫伯特.弗羅伊登貝格爾提出。他關注到,很多人的身心都在職業壓力下飽受折磨,出現問題。也是現代人經常存在的一種狀態---亞健康。很多時候,職場中年人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閱歷但是以往的經驗很難在現在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發揮更大的作用。需要清零重新學習,由于年齡上出現的差異化導致學習能力下降,達不到高效化,往往會帶來更大危機感。
2、社會競爭力下降:如果人到中年還未得到一個好的職業級別,基本上就沒有向上的發展空間了。這個時候在去尋找新的發展機會,首先要檢視自己在社會上的競爭力水平。職場新陳代謝加快,曾經飽受詬病的“80后”已經完全成長為企業的中流砥柱。新一代的職場洪流大量涌入。受過高等教育更具備創新開拓精神的年輕人也都虎視眈眈。帶給職場中年人的危機感就更強烈
3、薪酬成本變得更高:35歲到45歲,成家立業,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成本不斷抬高,是人才要求回報的索取期。對企業來說,提職加薪、給股份要合伙,這些“輸入”成本大增。如果“欲望”得不到滿足,35歲之后很容易出現“負作用”,要么跳槽,要么怠工。而企業又不是慈善家,除非必須,誰愿意招聘35歲高成本人才,憑什么要吃人家嚼剩的甘蔗?